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3的文章

粽葉飄香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6 月 22 日 ( 四 ) 是端午節,是個感恩的季節,走到哪裡都可以聞到粽葉的味道。曾經有個日本歐里桑說:「 你們台南的吉瑪基真歐伊西 ( 好吃 ) !」原以為他說的是那種一個五百元,內容物包羅萬象的粽子;想不到,他用台語糾正道:「 我說的是『沙淘宮』前賣的菜粽啦 !」 端午節應景的粽子有故事 經上說:「 你同胞中若有窮人,你不可硬著心、揝著手;反而要慷慨解囊,無條件地伸手幫補他們 。 」 ( 申 15:7-8) 菜粽 ( 素粽 ) 勾起溫馨的回憶,應驗經上的教示,也更深入領悟了「 遠親不如近鄰 」這句俗諺。 以前崇安街 45 號生活的木板床邊,有一個「 沒有玻璃的裸窗 」,看過去是 43 號的中庭;每天下午,阿桃嬸會先幫和我同齡的孩子洗澡,接著就在那邊包粽子。只見她把一束繩子掛在木柱的鉤子上,左手拿起兩片竹葉,手指一動就變成三角形,右手勺起浸好的糯米放進三角形竹葉裡,添加入幾顆花生,再很熟練地用繩子繞兩圈綁緊,一顆粽子就掛在柱子,也很快地綁好一束繩子的菜綜。晚上子時,阿欽伯準時地把一串串包好的菜粽放進特製的圓柱體大鍋中,蓋好鍋蓋並上鎖;用慢火煮著在密室中的粽子,到了寅卯之間開鍋 — 我則每天清晨都在粽葉的香氣中醒了過來。 阿欽伯準時在早晨六時抵達西門路的沙淘宮前,擺好陣式,大約早上七時一天的貨就賣完了。聽他說:「 粽子最重要的是竹葉和糯米,用慢火長時密封燜煮,竹葉的『 營養素 』會釋放到糯米和花生裡,三者合而為一,好吃又營養 。」經查所謂的營養素,竟然是「 黃酮 」 — 真的有益健康。歸化日籍的歐里桑提及的菜粽,就是阿桃嬸和阿欽伯的傑作 — 他們三代人就靠這個菜粽維生。後來,真的帶了幾個阿桃嬸的菜粽當「 歐米阿給 」去東京送歐里桑,只見老先生如獲至寶,可樂了! 1966( 丙午馬 ) 年 6 月 23 日端午節,在這天之前發生了許多的事,在這天之後發生的事改變了一個家族的命運,進而影響地方的產業朝向正面發展,更進一步影響了「 矽谷 」這個世界科技之都,甚至於力道足以「 重建全球經濟 」 (—APEC 領袖們的要求 ) 。 郭立昌傳講經濟復興之道 聽阿嬤說:「 伍日節是紀念忠心耿耿的伍子胥,最終被吳王夫差賜死 。」所以,都叫 農曆五月初五 為「 伍日節 」。後來課本上說是「 紀念屈原投汨羅江 」,眾說紛紜,也沒必要去

南僑水晶肥皂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日前有人提起「 南僑水晶肥皂 」有益於過敏皮膚;「 油脂+ ( 氫氧化鈉+水 ) =肥皂 」,南僑水晶肥皂以椰子油 / 棕櫚仁油 / 芥花油等加「 鹼 」 ( 海鹽中的氫氧化鈉 ) ,惟不知為何其「 精細金屬加工潤滑作用 」優於其他肥皂。因為 ,南僑水晶肥皂改變了一個家族使其脫貧轉富,讓美國人來台投資不至於鎩羽而歸,進而創造了台灣的精密工業,造福鄉親及貢獻世界,譜寫台灣經驗的傳奇篇章。 南僑水晶肥皂 小時候,家裡常窮到由老祖母細弱的手捧著一碗飯,分配著餵我們兄弟吃。 1962 年某日,躡手躡腳地找父親嘻玩,想不到有人躲在門後用筷子般的鐵條刺入我的太陽穴;倒在血泊中,身上遭受棍雨暴擊,矇矓間聽見陣陣的「 呼你死、呼你死 --- 」悽厲叫聲。不過,身上毫無痛覺,身體似乎浮在光中,瞬間看見「 家裡為什麼窮的原因 」。 從我兩三歲懂事起,最快樂的事莫過於「 每天和父親嘻玩 」,父子倆經常從崇安小街奔跑追逐,跑到沙卡里巴義母的天元鞋店,和義兄義姐玩在一起,大吃一頓,父子倆混到夜深才回到崇安街 45 號。遭狙殺卻幸而撿回一命之後,我不再和父親嘻玩,但仍每天跟在他身旁 — 因為他每每心血來潮就會拿起簡陋的手工具和紙筆,做出奇特的加工設備和產品。牢記住他的工作程序,找時間自我鍛練;所以 1963 年起,我就可以用砂輪機做出想要的產品,讓風速 四十米 大哥讚賞不已,直呼:「 你若去艋舺,有一工一定會變作大隻竹雞 !」最重要的是,我開始有自己賺的錢,可以買自己想吃的食物。 父親是個工藝天才,從小看他做「 米老鼠 」徽章,「 胸花別針 」飾物,都只是晚上在老虎鉗旁敲敲打打,翌晨就有產品;可惜,生產幾個之後,他就把模具和設備送人。有一天,載我去竹篙厝,看他拿一塊燒紅的銅環放進機器裡,一按開關,另一頭射出細長的銅管 — 可惜,他發明的設備變成別人的。某日在天元鞋店,客人嫌「 皮鞋太硬、布鞋易濕 」,他立刻跑回家,不久就有一堆製鞋設備,生產前無古人的「 合成皮鞋 」,南北二路都有人來批貨 — 可惜,好景不長,他又去找人來把謀生的設備送走,讓家中斷炊! 幸好老祖母拿著一把小剪刀,就能剪出各種「 字體和圖形 」,義母的天元布莊都會拿喜障來,讓老祖母彎腰在木板床上用大頭針別上她的剪紙,賺點錢維持一家人活下去。而我這個被稱為「 不知生死門 」的小鬼頭,居然還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