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3的文章

釋傳智與星雲法師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自 2 月 5 日 ( 日 ) 晚間傳出釋星雲法師 ( 本名李國深, 1927-2023) 圓寂的訊息,這兩天都聽有人上佛光山參拜。星雲法師的傳奇故事將會流傳下去,而在 1960 年代讓台灣的宗教界產生轉折的重要人物,則不得不提起「 釋傳智 」法師。 釋傳智法師 (1910~2000) 釋傳智法師俗名丁吳瓶,生於 1910 年,澎湖人;年輕時,隨夫婿丁鄒衍遷居來台灣本島,在高雄市鹽埕區落腳,育有二子二女。 丁吳瓶 女士長年護持佛教,使台灣的佛教由無到有,正式剃度出家前,人稱「 瓶師姐 」,將近 70 歲才正式出家,法號「 釋傳智 」;晚年在高雄市澄清湖澄清寺修持,公元兩千年以 90 高壽圓寂,被稱為國寶級出家人。 丁鄒衍有很好的製鞋手藝,日治時代在高雄市繁華的鹽埕區 — 俗稱「鹽埕埔」開皮鞋店,漸漸地吸引日本軍官來訂作皮靴,生意興隆;而丁吳瓶身高 174 公分 ,在那個時代很少見,有人形容:「 以前看見傳智師父時,真的仰之彌高 。」由於樂善好施,加上除了皮鞋店之外,還經營糕餅店、投資戲院,位於林森路 100 號的住宅後來售給人蓋公爵飯店,財務情況甚佳,故說話頗具份量。丁吳瓶有個姐妹淘,日據時代受到迫害,躲到鳥松鄉下偏僻的大埤湖裡,丁吳瓶不辭辛勞地定時送食物與日常用品過去;後來,台灣在 1945 年光復了,日本人走了,丁吳瓶即幫其姐妹淘在大埤湖蓋了間小寺出家,法號「 釋心固 」,後來該寺稱為「 澄清寺 」。 首先,國府軍隊在 1949 年的國共內戰中,敗北轉進來台,當年的執政高層及政府官員多是基督徒;出家當和尚、或尼姑者的社會地位甚低,台灣本地的出家人則被譏稱為「 世間的笨惰人 」,造成對佛教抱持堅定信念的出家眾生活艱困,實非現代人所能想像。幸好,台灣的社會還有如同丁吳瓶這樣願意伸手幫補窮乏人的善心人士。丁吳瓶有四個很好的姐妹淘,被稱為「 鹽埕埔五姐妹 」,總會一味地接待來高雄的出家人。 其次,台灣在蔣介石「 反共復國 」的口號之下,一切的建設付之闕如,民生凋敝自不在話下;尤其是,蔣介石記取失守大陸的教訓,認為「 匪諜 」乃造成他來到台灣的主因,現在除了台灣,哪都不能去。蔣介石既知「 離此一步、即無死所 」,是故欲守台灣,則必須肅清匪諜,他的認知是:「 寧可錯殺一萬,也不能放過一個 。」大街小巷觸目所及,全是「 保密防諜 」、「